油灯

韶山冲的油灯与今日中国;一位普通农民眼中的传承

清晨的韶山冲雾气未散,65岁的李大爷拎着竹篮走向毛泽东铜像广场。篮子里不是祭品,而是一把从自家地里刚摘的红辣椒。"老辈子讲,毛主席最爱吃这个",他弯腰放下辣椒,又掏出手机拍下铜像发给在深圳打工的孙子:"别忘了根。"这个看似平凡的早晨,折射着跨越半个世纪的思想传

农民 油灯 今日中国 张章 韶山冲 2025-11-15 00:47  1

冬瓜有味

每年秋天,他留下最壮硕的冬瓜,从中遴选最优良的种子。第二年初春,趁春雪未消之际,便扛着镐,去菜园东南角刨出一个水缸大的坑。到了清明时节,他将发酵好的有机肥挑到坑里,一捧种子播下,掩上土肥,踩实。

油灯 冬瓜 咕嘟 卷须 竹鞭 2024-09-21 14:23  2

古代没有电,天黑了人们干什么?

在现代人的生活中,夜晚不再是黑暗的代名词。电灯、手机、电视、网络,让夜晚变得比白天还要“明亮”。但在古代,没有电的时代,天黑之后的世界是怎样的?人们是否一入夜就倒头睡去?还是也有属于他们的“夜生活”?

古代 夜生活 油灯 青楼 守夜人 2025-10-03 17:10  3

1941年,26岁的她抱着1岁女儿走上刑场,22年后,女儿成国家栋梁

她叫刘惠馨,走到尽头时不过二十六岁。你要是把她的人生摊开看,会发现线条并不复杂,却全是硬骨头。她从小就是那种爱读书的姑娘,字写得端正,眼神亮亮的。家里人也知道她有股要强劲儿,遇到难题不躲,非要把理抠到底。后来进了大学,1935年,学的是电机工程,手上老拎着个滑

马识途 何功伟 油灯 草丛 刘惠馨 2025-09-26 12:44  4

高礼保:《我的母亲》

母亲生于上世纪四十年代,作为家中长女,生活的重担如同沉重的石磨,早早便压在了她稚嫩的肩头。母亲今年八十岁了,虽身材依旧高大,却已被岁月压弯了脊梁,佝偻的脊背驮着满头银丝,像是背负着整个家族的沧桑。她既是慈母,又胜似严父,肩头那道凹陷的痕印,是锄头在漫长岁月里反

母亲 榆林 油灯 杨凌 神木 2025-09-15 15:14  3

村小念书留下的记忆:满院的庄稼、满地的粉笔字和满屋的小油灯

我回到村里小学校本部上学时,应该是到了1962年9月。那个时候,满院的庄稼还没有收获。一人多高的玉米秸秆,叶子绿油油的。玉米秸秆头顶的玉米梢子,早已扬花结束,像军队里士兵手里一面面高举的装饰物。玉米秸秆腰里的玉米棒子,显得又粗又大,头顶着一绺暗红色的玉米缨。

记忆 村小 庄稼 油灯 粉笔字 2025-09-11 07:54  5

修一颗善心,感激每一场相逢

人活着,总得信点什么。信的不是神佛,也不是命运,而是自己心里那一点微光,是那些看不见却真实存在的东西。你对别人好,哪怕没说出口,天地都记着;你对谁冷了脸,日子久了,连大地都记得。不是怕报应,是怕夜里睡不踏实。日子一天天过,谁都不容易,可再难,也不能把良心丢了。

人理 底色 油灯 热汤 银行里 2025-09-07 02:02  6